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水是治国安邦的战略支点,水治则国富、水兴则国强。南水北调事关畅通国内大循环,事关南北方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水变化多端又无处不在,人们从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老子认为水滋养万物却不居功,看似柔弱实则充满力量,充分体现出柔能克刚的秉性;另一面,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不断向前涌进。现代性规范伦理的功利论和道义论将道德视为对主体的行为规范,在应用到人类与水有关的行为实践中产生了足球彩票用水、治水、管水等价值准则与道德规范,水之七善、水性至柔已经不再囿于狭隘的意义之下,而是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自律的实践理性通过其可普遍化原则反思和考察用水、治水、管水,突出水生态的综合性,把人为活动与环境自愈有机结合起来,在道德实践中发展和实现自身,以期达到“水”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我国立足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应重塑人水关系,以科学方法、审慎态度深入解读作为国家战略性工程的水资源南北配置格局。
饮水思源的“水之道”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1年5月,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山水林田湖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水作为生命,繁衍、滋养、推动了众多生命体的存在,作为一个有机生态整体,水与生物多样性共存共生,构成了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环境与生命系统。在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应倍加珍惜每一滴水,自觉地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充分发挥水的有效利用价值。
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自然的道德地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的关怀,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水的关系中。从哲学层面确立新的水的内在价值,赋予水以基本权利,明确了人类治水、用水、亲水的基本原则。水作为生命体,具有千百年来哺育人类生存繁衍的母亲情怀。重新赋予水以生命意义,树立水的价值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才能消解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唤醒人们对水的尊重,对于我们认识人水关系、建立水伦理具有指导性意义。从“上善若水”到以水喻“道”既确立了水的存在论的基本意象,使人领会“道”的内涵,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凸显水的本性和道德品格。南水北调当饮水思源,今天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地区和人们决不能忘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社会各界作出的奉献;同时,也要传承它所蕴含的水利精神、水利文化,并把感恩之心化作奋斗前行的动力,努力践行“除水害、兴水利”的亲水实践。
水滴石穿的“水之术”
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线,东线从长江下游江苏境内取水,途经山东、河北、天津北上,由于取水点高程较低,需建泵站逐级提水北送,直到提到东平湖这一最高点。东线取水有水源充沛、投资节省的优势,但也无法回避泵站耗电、管理复杂的劣势。中线从长江中游湖北境内取水,途经河南、河北北上,由于取水点高程较高,沿途不需建泵站,直流输水。自然界的淡水总量是大体稳定的,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用水资源有多少,既取决于降水多寡,也取决于盛水的“盆”大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立了“三道防线”,建立了“三大体系”保障水质,大部分采用地表饮水,即利用水渠、渡槽及现有河道等形式,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甘泉北送,奔流千里来之不易,每一滴水都汇聚着万千南水北调人的汗水、牺牲与奉献。
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调水工程须优化治水之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跟踪分析可操作性程序和实施成效,进行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细化排放标准,持续开展生态治水工程,体现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和实践智慧。千里调水应全程有效地落实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倡导新常态下的水生态伦理。以水滴石穿、久久为功之精神,秉承水的韧性毅力,集细微的力量成就难能的功劳,下决心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既显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是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
水则载舟亦覆舟的“水之策”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复杂调水工程,既要解决工程建设领域许多世界级难题,又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保障水安全,转变治水之策,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等,建立健全水治理的体制机制,使工程所涉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初始水权分配、用水总量控制、水权转让、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核心制度的建设,根据“当时当地性”制定促使本地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规范,或是修订和完善已有法律,增强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使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促进依法治水、依法用水。南水北调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由工程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组织划定,其中,省际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流域管理机构商有关省人民政府组织划定。
按照中央治水兴水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我国国情水情以及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水为师,师水之德。涉水的各行动者担负起行动的伦理责任,建立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有制度保障的工程责任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南水北调做为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工程量浩大、技术一流、管理先进的伟大工程。“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国家、党、政府、基层组织作为“舟”,船长就是基层干部,而水即人民群众,在治水活动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厚的伦理责任和坚定的道德观念,才能治水有责、治水有策、治水有力,有效地规避工程技术带来的负面效益和社会风险。
南水北调既是一条调水线,也是一条生命线,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刻下新的印记。饮水思源的水之道、水滴石穿的水之术、水载亦覆舟的水之策体现了人与水的发展与和谐。塑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水利,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企盼。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像水一样有着海纳百川的贵柔谦下的胸怀,这和美丽中国所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着相通之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映红)
原文刊登在新华社客户端: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034740?isview=1&homeshow=0&newstype=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