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加速铺开“国家水网”,这场国际论坛如何给出新时代“江河治理”新策?

10月30日,由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四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暨第一届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全球水安全会议在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流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院士、专家学者,围绕流域综合管理、气候变化与风险管理、水工程与智慧水利、生态环境保护、长江与黄河保护及高质量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等人类亟需解决的热门问题找寻新解法。

加强江河流域保护治理

走在常州长荡湖畔,“鱼虾追彩云、白鹭亲芦苇”,一片碧波万顷、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

近年来,金坛长荡湖的生态“朋友圈”不断扩容。目前,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明显提升,2022年长荡湖心断面总磷、氨氮同比下降18.2%、14.9%,创历史新低。湖泊水质恢复到Ⅲ类,水域面积提升至87.33平方公里,新增10.44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的调蓄水量。新发现早熟禾、马唐等陆生高等植物38种,泽陆蛙、狐狸等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60余种,鸟类增至222种,其中不乏青头潜鸭、黄胸鹀、白鹤等全球极危鸟类。

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说,当前水安全问题已经向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亟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享治水经验和成果。欢迎专家学者为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水安全新路径带来更多视角和观点,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江河战略’不仅是长江、黄河的发展战略,也是以流域为单元,以江河为纽带,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系统战略。”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谈到,要加强江河流域保护治理,科学有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就要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兴利除害结合,加强江河流域保护治理,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

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流域区域性大洪水频发,局地强致灾性暴雨洪水明显增加。他认为,要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从流域整体着眼,综合采取“扩排、增蓄、控险”相结合的举措,以流域为单元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分蓄滞洪区组成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建设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

抓住水资源流域治理“牛鼻子”

淮河流域位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和湖北5省,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覆盖区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高达127%,仍存在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等问题。

“这些水问题都与水动力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是水动力的时空失衡。”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认为,这就需要利用淮河流域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再构水力要素与目标需求相协调的水动力时空格局,优化水动力系统,实现淮河流域“四水”问题系统治理。构建淮河流域水动力系统模拟调控平台,协同联动“拦、蓄、泄、分、行、排”六大重构手段,为再造适宜的水动力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保障足量河道生态环境流量,是改善水质和恢复水生态的基本条件。淮河流域枯水年、枯水期生态流量保障面临挑战。因此,加强水系连通性非常重要,协同联动“拦、蓄、泄、分、行、排”六大重构手段,大幅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入湖—湖体—出湖”通道,重构环洪泽湖水动力格局,有效缓解“关门淹”涝灾。

唐洪武谈到,面向淮河流域“四水”问题现状。及国家水网建设对淮河流域的战略需求,大力推进淮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进一步优化水动力格局,支撑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智慧化水平

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智慧化水平,是保障流域水安全的重要突破口。仲志余建议,应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显著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他解释,数字孪生流域通过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业务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实现与物理流域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和迭代优化,支撑水利行业科学化精准化决策。从数字孪生流域实现的视角来看,如何构建数据、模型、知识组成的数字孪生平台,集成耦合多维多时空尺度高保真数学模型,实现防洪、水资源管理等水利业务智能化模拟,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

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介绍,多年来,团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流域管理与决策应用相结合,围绕洪水预报、水资源管理等水利业务需求开展研究。其中,知识数据融合驱动的智慧水利云平台技术,提出了知识数据融合驱动的数字孪生流域多尺度建模及模拟框架,创建了以大数据挖掘技术为特

色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态势分析—策略制定—风险评估—模拟仿真”全过程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标准统一、权限分级管理、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孪生流域平台,有效支撑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实现。

如何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增强流域系统的韧性,提升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的挑战。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认为,迫切需要从科学技术创新、体制能力建设和管理方式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研讨,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新阶段水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加速铺设“国家水网”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防洪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对河流和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全球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长三角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河道沟渠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然而,业内专家发现,长三角地区河网水系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导致河网密度衰减,湖泊面积萎缩,河湖连通能力变化显著。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工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风险源的密度剧增,水利工程的阻隔作用会引起污染物滞留,水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大。

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强调以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为核心,有效应对特大干旱、水污染等供水风险,环境风险防控已成为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记者了解到,河海大学华祖林教授团队针对长三角地区丘陵河网和平原河网并存的特征,以秦淮河流域、里下河地区、太湖流域湖西区作为典型树状河网、环状河网与混合河网的代表,通过收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典型年份的河湖水系矢量图,对自然与高度人类活动协同驱动下的水系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解析,捕捉演变过程中的突变点。

研究从水系结构与连通性视角出发,对于诊断河湖水系抗风险能力,发挥水网运行整体效能,增强系统安全韧性,防范化解突发水安全事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水系河频数和河网密度整体下降,说明河道日益骨干化,河网整体规模呈萎缩趋势。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夏汛冬枯、北缺南丰。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总经理汪安南谈到,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是破解国家水安全问题的根本性举措。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大范围实现空间均衡的必然要求。

在江苏,扬州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水“源头”城市,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从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他建议,要充分发挥东中线一期工程效益。加强运营管理,持续推进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工程调度,充分挖掘供水潜力,统筹供需关系,优化供水结构,更大程度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疏通城市防洪体系“生命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谈到,随着洪涝灾害、全球性水资源短缺、水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加剧,水安全问题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要从建设节水型社会、执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国家水网建设等方面发力,努力打破水资源水供给不平衡的问题。”

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仍存短板,安全韧性不足。城市能源运输、桥梁隧道、地下管网、防洪排污等重要“生命线”工程往往存在标准偏低、超负荷运转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钮新强认为,要构建“统筹协调、安全韧性”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他以平原河网型城市举例,建设蓄泄相宜的“江—河—湖—库—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体系,协调流域行蓄洪空间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加快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而在滨海感潮型城市,则建议建设“洪-涝-湘”相宜的防洪潮排涝工程体系;因地制宜布局深隧抽排系统,形成立体防洪治涝体系。

如何构建“统筹协调、安全韧性”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他认为,要提高重要地下空间防灾韧性,建设地铁、地下隧道、停车场等地下空间逃生通道,提高地下空间洪涝水防御标准。同时,提高通信、交通、供水供气等重要“生命线”工程极端天气抵御能力,确保城市基本功能正常发挥。

新闻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4066b5e4b0e0f88559d7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