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奋进】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 “高校何为”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十六字”治水思路,亲手擘画国家“江河战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引领我国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水利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肇始之地,河海大学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紧紧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深掘人才引育“蓄水池”,筑牢融合育人“压舱石”,实施“五个一”工程,支撑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一整套”创新平台体系 强化国家水利战略科技力量

着力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紧抓“方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加快完善实体化运行机制;以新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联动行业头部企业、一流院所高校等,凝练整合优势力量,围绕新能源、骨干水网、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谋划建立重大创新载体。全方位优化省部级科研平台布局,持续拓展行业领域,以重点支持省部级平台内涵建设为抓手,加强资源配置、考核评估、动态管理,高质量培育储备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梯队;创新专门性交叉平台建设,瞄准行业产业前沿,培育建设重点任务牵引的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创新联合体、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打造集关键核心技术、前沿科学技术、技术转移转化为一体的高水平平台矩阵,形成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试验田”,为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河海力量”。

近年来,学校高站位、高标准完成国家级平台重组优化,重组获批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一批纳入新序列管理,成为水利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次获批应急管理部、教育部(B类)、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成立水科学研究院,打破学科学院壁垒,打造以“水利+”为核心的学科交叉先行示范区和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推进 “科研专班”等有组织科研新范式,建设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等七大流域研究中心,并针对国家水网、数字孪生水利、河湖复苏等特定领域,建设调水工程研究院、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研究院等20余个专门研究机构,在长江大保护、淮河及太湖治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粮食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源头平台支撑和智力支持,系统性服务国家水治理。

 

承担“一揽子”重大科研任务 打造行业区域原始创新策源地

升级科研组织机制,面向国家“江河战略”、“双碳”目标及骨干水网建设等重大需求,对行业部委、大院大所、龙头企业及重大工程等构建“紧跟上游-协同中游-扎根下游”的信息互通机制,找准发展重点、关键领域,强化服务针对性、有效性,深度参与行业和区域创新发展进程。持续深化“校领导带头-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团队驻点”对接服务体系和科研总承包新模式,依托重大水工程科技任务专班承担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防洪及水资源应用系统、广州南沙区防洪潮安全系统、赣江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水资源管理系统等重大工程科研项目,深度参与重大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攻关解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水安全重大需求。着力支撑水利行业转型升级,聚焦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重大需求,打通“水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科研新路径,承担水利部数字孪生先行先试项目,自主投入研发行业通用模型、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完善智慧水利理论基础和技术架构,拓展水利专业模型平台研发及集成应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落地。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产业版图为学科布局底图和科技创新路线图,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打造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深海环境与矿产资源探测、智能装备等研发中心,着力推进交叉科研,培育一批交叉度高、特色性强、示范性好的创新团队和重点领域,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实现软件自主化等提供“河海方案”。

2018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总量实现量级的连续跃升,2023年首次突破11亿元,新增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4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0项,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覆盖五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大江大河,项目数在水领域排名第一。

 

催生“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科研生态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围绕水循环与水动力、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等科学前沿,建立有组织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凝练机制,形成一批富有前瞻性、独创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域和问题集;坚持以先导性科技任务为牵引,建立自由探索、非共识颠覆性创新等多元化的稳定支持体系,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问题,打造“从0到1”的试验田。同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面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系统性治理难题,识别、组织一批短期内有望实现突破的“卡脖子”问题任务,积极联动行业单位整合优势力量,组织策划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实施有组织攻关重大项目培育计划,下好原创性、实用性技术突破“先手棋”。此外,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标尺的评价导向,推进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和知识价值主导的薪酬分配机制,重构重大原创成果绩效激励体系,着力引导 “从0到1”原始创新成果、解决“卡脖子”难题等“顶天立地”的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等。大力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科研管理范式,以科研信息化赋能,着力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打造作风硬、能力强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切实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为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提供“河海经验”。

近年来,系列基础原创成果在Science、Nature子刊、PNAS等顶刊发表;攻克水工程安全、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在洪水预报通用模型、工程水下智能检测与快速修复等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主持获国家科技奖3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建立“一整套”引育协同体系 打造水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着力构建“引育用服”四力协同的人才工作体系,以水利特色学科作为人才聚集的发力点,以新校区新兴学科建设为契机,建立“靶向引才”机制,积极延揽海内外学科领军人才,持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服务理念,加快打造“水”优势学科群人才高地;厚培“栽树育苗”沃土,强化水科学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人才特区建设,发挥新型创新平台的资源集聚效应,打通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突出学科“高精尖缺”布局导向,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学科,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出台“大禹学者计划”“大禹团队计划”,完善全过程引才机制,健全人才“传帮带”机制,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定向使用,稳定滚动支持一批领军人才团队和优秀青年团队,打造一批涉水领域的领跑者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者。出台“青年教授”相关聘用办法,选聘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平台、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学术资源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助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博士后制度改革,增强博士后制度吸引力,建立专职科研岗机制,储蓄后备人才。

近年来,新增院士3名(含2名外籍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翻番,达6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80余人次;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8支;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项目10项,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输送注入行业发展中坚力量

优化学科布局和内涵建设,以水利学科为核心,推进水利土木环境优势学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械、数学、大气、地理、海洋、经济、生态等交叉,建设智慧水利、生态水利、水管理、水经济、水社会等新交叉学科,强化数学、地理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培育一批交叉度精、特色性强、示范性高的重点研究方向,推进水利学科的拓展升级。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头部科研院所、企业位等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与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共建400余个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基础上,落实课程共建、团队共商、项目共谋和人才共育,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和产业技术攻关相融互促、相互转化;推进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的科教融合,共建共享重大科研设施、研究基地、科学数据等,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学生实训基地。探索交叉培养,构建跨院系、学科、专业的交叉培养新机制,打造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开展“项目制”人才培养,推进工程育人,以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依托,以项目为单位招收跨专业类别的研究生,设立专项支持计划,鼓励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真问题、产出好成果,推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管齐下”。积极推动开放交流,举办全球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成立“一带一路”水战略联盟,实施国家“澜湄合作”水资源高层次人才计划,构筑全球水教育基地,开展水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国际化培养。

 

迈上新征程,河海大学将厚植江河安澜的济世情怀和向海而行的强国梦想,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在新征程上传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