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奋进】用心用情 为高质量发展壮大“硬实力”

学校自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充分关注师生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立足于内涵式高质量需求,全面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大力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现代化水平。

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3年9月9日,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好日子。历经1000多个日夜的建设,坐落在金坛长荡湖畔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启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常州新校区从规划至建成启用仅用3年时间,71.4万平方米52栋主体建筑在长荡湖畔拔地而起。

长歌写浩荡,河海启新坛。常州新校区建成启用,是学校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大事和历史坐标,标志着学校围绕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和“四个面向”,深度服务“双碳”目标下国家发展新布局,对标全球未来产业策源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新动能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迈出了坚实步伐!也标志着学校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教育创新带、“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助力地方发展能级提升,服务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里程碑式关键举措落下了有力一笔!更标志着学校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丰富办学内涵、纵深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一校两地三校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完成了江宁校区学生生活组团二、三期及常州校区研究生公寓建设,加紧推动西康路校区环境科学大楼一期、研究生公寓、江宁校区教学科研楼、常州校区学生宿舍二期东片及实验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三校区环境整治进程。科学编制西康路校区修缮与环境景观整治方案,有序推进校园风貌提升进程,延续老校区文脉、地脉和情脉。助力“双一流”建设,完成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改造、重点实验室修缮等改造项目;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完成江宁图书馆、北教、融媒体中心装修等任务;提升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完成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修缮项目。

在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资源集聚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教育领域扩大投资专项扎实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和系统修缮强力推进,各类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巩固提高,网络安全保障不断增强。网上服务大厅、智慧图书馆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等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师生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教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持续提升。

打造绿色校园,树立示范样板

2024年3月12日,春意盎然。西康路校区,校史馆旁,几名学生围绕着一棵叫做“一叶荻”的大树,聆听着园林人员的讲解。这棵树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一棵古树,记载于《南京市古树目录》,它已在河海校园里静静地伫立了百余年,至今仍然郁郁葱葱地绽放着满树春色,仿佛在用枝繁叶茂的姿态讲述着河海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的过去与未来。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深入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一体推进异地多校区节约型绿色校园建设,着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集节能校园、海绵校园和智慧校园特征为一体的样板性绿色校园。

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各个环节。通过开展义务植树、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师生责任感和参与度,共同打造“美丽河海、绿色河海”。三个校区绿化面积约86万平方米,环卫保洁面积约54.5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9.3万平方米,校园绿地率41.3%,绿化覆盖率61%。校园植物种类丰富,仅园林树种就有100多种。制定日常绿化维护制度和巡查制度,对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打造校园花卉特色名片,全面建设点线面结合的垂直绿化体系,因地制宜培植新型绿化,打造绿色景点,提升校园环境。如今的河海校园里绿意盎然、四季花开,“海棠园”“耦耕园”“民族团结林”等一系列具有河海特色和育人意义的校园绿化景观都成为吸引众多师生校友取景拍照的打卡胜地。

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学校重点实施教育部能效领跑者项目,完成智慧能效控制系统建设,初步实现单位生均水电能耗同期对比下降10%的目标。推动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绿色学校创建实践,如打造节水园智慧灌溉、叠翠山雨水回用-绿化灌溉智慧管理、排水动态监测与异常预警、月季种植园滴灌等一大批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了校园智慧能源管控。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绿色创新科研项目100余项,4项绿色校园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奖,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河海大学节水型高校示范建设情况”被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网站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获得“水利部节水型高校”、江苏省能源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水利厅水效领跑者入围单位、首届“江苏省能专会能源管理杰出单位”等称号,2022年荣获省教育厅公布的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称号。 2023年“荣获南京市园林式单位”称号。

丰富支撑保障,营设“多味”河海

2023年11月18日,秋意正浓。常州校区,长荡湖畔,第四届校园美食文化节暨第八届长荡湖湖鲜美食节活动正在举行。现场人山人海,上万名师生参与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美食文化。师生不仅欣赏到精湛的烹饪技术表演和琳琅满目的艺术菜品,还通过长荡湖湖八鲜特色美食和金坛非遗技艺的展示领略到金坛浓厚的地域文化。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发展和民生并重,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探索建设现代国际校区,增收与节支并举,加强资源建设,持续提升条件保障能力。除了美食节活动带来的饕餮盛宴,平日里河海师生也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多元品牌企业入驻、多功能一站式社区布局、智慧餐饮系统使用等方方面面,感受到覆盖三校区的优质餐饮服务和条件保障。

据悉,围绕新校区建设启用重点任务,后勤部门自“十四五”以来已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完成三校区重大项目的维修改造任务;筹措资金3000余万元,改造餐饮环境;建成595平方米的江宁校区IDC机房,总带宽提升至8.2Gbps,加入全球Eduroam联盟,大幅改善了网络服务条件。同时,完善一体化管理机制,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深入实际,问计于民,深入调研师生对常州新校区班车、餐饮、水电、商业网点、医疗卫生等后勤服务的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做好食堂经营方、物业、绿化保洁等服务采购招标,并推动相关工作落实,协调好肯德基、瑞幸等餐饮品牌档口装修方案,满足师生对餐饮品牌化、多样化需求;设立快递点、理发店、文印店、便民服务点、饮品店和书店(含眼镜店)等商业服务,为师生提供完善配套服务。

通过不断探索、持续建设,学校后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餐饮服务推行“四全”管理理念和“一二三四五”服务宗旨;食堂基本大伙窗口推行标准化菜单建设;学校所有食堂在分量定级中均被评为A级。公共服务紧扣民生需求,校医院多次获评省市先进;幼儿园以省级示范园的办学资质向学校职工后代提供优质优教服务。师生对各类后勤主体业务的服务满意率均保持在85%以上。

聚焦师生需求,解决急难愁盼

2022年12月31日,馨暖冬日。正是跨年之夜,10点左右,几位研究生同学结束了一整天的学习,结伴向寝室走去。他们走得不紧不慢,一边走一边还在讨论着实验课题。几个月前,他们还在为学习任务繁忙时总是错过浴室开放时间而深感不便,现在随着西康路校区“热水进宿舍”项目的完成,给学生带来了便利。

作为“我为师生办实事”重点举措之一,该项目历时一年,采用BOT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完成,彻底解决了西康路校区8000余名学生洗浴难问题。

多年来,学校一以贯之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践行为师生服务的初心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民生导向,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针对师生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做好调查研究,压实各方责任,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自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实施完成西康路校区老旧生活给水系统阶段性改造项目、江宁校区路灯更新、部分宿舍楼晾衣区域增设、围墙护栏和门禁系统安装、食堂系统升级改造,增设江宁校区生活超市、增设三校区约1000平方自行车棚并协调安装充电设备等一系列实事好事,让学习教育成果在后勤工作实际问题上落细落地,转化为解决广大师生“急难愁盼”的工作实效。

同时,致力于优化满意度测评体系。立足实际,将常态化开展后勤服务监管和“为师生办实事”有机统一,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每季度定期测评相结合,落实对社会化企业的监管考核,及时解决师生诉求;优化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测评对象细化到每一家供应商,切实增强测评项目对针对性和结果应用的指导性,不断推进后勤服务质量,巩固为师生办实事成果,提升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筑牢平安防线,共建幸福校园

2021年8月29日,烈日炎炎。正是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酷暑未消,疫情未退。江宁校区,体育馆内,几列长长的队伍在有条不紊地移动,这里正在进行的是2021级新生入学全员核酸检测。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分秒必争地忙碌着,扫码、取样、试管封装……一系列操作已经相当娴熟。仅仅在这个暑期,这样的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在三个校区开展了近60场。

在长达三年的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后勤人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切实承担起医疗防治和后勤保障的责任,从紧从严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治、医疗卫生保健等各项工作,完成超600批次,总计超过31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加强针5200余人;组织开展全校防疫演练2次;承担纪念华东水利学院办学70周年庆祝活动、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研究生入学考试、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重大活动的后勤保障服务任务近200次;完成校内临时医学隔离区的改造建设和做好管理工作,隔离医学观察近5000人;完成师生体检1.16万人次;接诊普通门诊急诊5.02万人次;完成师生医疗报销及医保信息采集5万余人次;对接政府项目,首次在校内安装38台AED除颤仪并由校医院医生在实践应用中成功抢救两名心脏骤停学生生命;同时持续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食堂供应、物业环境消杀、生活物资保障等常规工作,让校园安全有序无破防。

为了构筑起守护师生健康和确保校园正常运行的坚实保障,后勤始终坚守安全工作底线,每年开展春季食品安全周活动等后勤安全专题教育20余次,开展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环境消险、水电隐患排查100余次;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安全检查问题整改落实,定期排查安全漏洞,发现问题主动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后勤安全稳定运行。

 

规范创新谋发展,凝魂聚力做保障,既要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站位,还需要开拓进取、实干担当的情怀。后勤人的坚守与奉献,就浸润在这春夏秋冬、日日夜夜之间。用倾情服务师生的态度和无怨无悔的付出,释放出点点滴滴的温暖,为师生提供全面的保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